手机给未成年孩子带去的危害以及相应的成瘾性。

2023-02-15

  现在的家长多少都会为了方便联系给孩子配个手机,而忽略了手机给未成年孩子带去的危害以及相应的成瘾性。

孩子玩手机危害大
 

1.阻碍身体发育

  小孩频繁玩手机,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不利,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。

  另外,小孩经常玩手机,活动少了,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、运动功能低下、长不高等。

  长时间握着手机,手部保持同一姿势,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。如果小孩喜欢低头玩游戏,对颈椎伤害也很大,容易导致脊椎变形。

1676447106.jpg

2.引起视力下降

  孩子频繁玩手机对视力影响尤为明显。有数据显示,小孩连续玩手机20分钟,平均每分钟眨眼7.67次,视力平均下降到43.8度,接近近视状态。另外,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.3秒,而正常值是15-45秒,如果少于10秒,为病态。

3.容易诱发孤独症、焦虑症

  长期沉迷于玩手机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,不愿与外界交往,性格也越来越怪异,整日沉迷在网络虚玄世界,迷迷忽忽,很容易诱发他们自闭症、孤独症等心理疾病;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,导致注意力、记忆力下降,导致抑郁、焦虑等情绪问题。

1676447125.jpg

  手机成为亲情杀手。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,你却在玩手机,会让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凉。

4.学习成绩直线下滑

  只要有手机的学生,无一例外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。因为只要有手机,就一定会想时时玩弄,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。迷恋网络玄幻小说、打网络游戏……极易上瘾,根本无法控制,甚至肆无忌惮,完全陶醉在这个虚幻的美妙世界里。

  上课昏昏沉沉,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,学习成绩一落千丈。凡是出现成绩突然下滑、厌学、逃学、辍学的,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。

  如果发现孩子对手机存在一定的成瘾性了怎么办呢?

  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,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、什么时候不行。

  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罚,做好了又有什么奖励,赏罚一定要分明,执行要坚定。

  孩子的自制力实在是不行的话,帮孩子换个传说中的“老人手机”也未尝不可。

  要注意的是,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,孩子的改变,需要家长充分的耐心、爱心和鼓励,千万不能着急。

1676447183.jpg

在和孩子“约法三章”时,需要注意:

 

1、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。

  比如: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,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。目标要具体、明确,便于测量。

  目标具体、明确,孩子就更容易操作。

 

2、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,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。

  在此过程中,要少说“不”,多说“可以”。

  比如:“如果你完成了约定,可以去看一场电影”,而不要说“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,就不能看电影”。

  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,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,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。

1676447204.jpg

3、要把约定书面化,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,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。

  当孩子完成了约定,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,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。

  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,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对要承担。

  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,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。

 

4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注重“约法三章”的 “约”字。

 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,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。千万不能把“约定”变成父母单方向的“命令”。